发布日期:2025-06-25 15:01 点击次数:131
关于铁道游击队打击洋行和抗联袭击日本开拓团的历史,我们需要明确一点:对于侵略军来说,所谓的“平民”并不存在。即便这些侵略者原本可能是商人或农民,意图在中国进行经商或耕种,但只要他们跨越了国界进入中国,就已经成为合法的军事目标,完全可以被攻击。
以铁道游击队为例,他们曾多次袭击日本洋行,杀死了大量日本人。在枣庄火车站附近的正泰国际公司,原本是一个类似现代货物转运公司的机构,主要负责物流运输业务,并且开设了专门出售从日本运来的布料、日用百货等商品的门店。1939年8月,游击队的洪振海和王志胜便乔装成装卸工,混入洋行,趁机突袭,杀死了三名日本掌柜,并缴获了大量物资和现金,为游击队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资金支持。然而,由于行动匆忙,其中一名日本人受伤后幸存。
展开剩余80%1940年5月,铁道游击队再次袭击了该洋行。这一次,队员们手持大刀,趁着日本人熟睡之际,闯入他们的宿舍。队员们以跺脚为暗号,打破门窗,一阵乱砍,直接将床上的日本人杀死。时任铁道游击队政委、后来成为开国大校的杜季伟回忆道:“由于夜晚漆黑,辨别不清,队员们就像剁饺子馅一样狠下杀手,直至日军鬼哭狼嚎,血肉四溅。”这次袭击取得了显著战果,共有12名日本人被杀。可以说,侵略者既然敢于侵入他国土地,最终遭到这样的结局,毫无疑问是应得的。
这仅仅是游击队攻打日本洋行的一个案例,所杀日本人数目远不及后期对抗占领土地的日本移民进行的打击。众所周知,在日本占领东北后,大量“日本平民”被移民到中国,组成了所谓的“开拓团”。这些人带着家人来到中国后,开始进行农业耕作和建筑建设,试图将这些土地永久占为己有。东北的抗日联军则对这些“开拓团”成员展开了大规模的袭击,导致大量日本人死亡。关于这些历史事实,有着许多记载的战例,下面列举一些:
1939年10月,抗联第三路军第十二支队在李兆麟的指挥下,发动了对讷河地区日本开拓团的袭击。
1939年3月23日,朴吉松指挥的抗联三军三师七团,袭击了铁力东北50公里的鱼眼泡,与日本义勇队开拓团激战。此次战斗造成50余名日本人和伪警察死亡,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军需物资。
1940年4月16日,金策指挥的小分队袭击了瑞穗村的日本“开拓团”。战斗持续了一个多小时,击毙了22名敌人,缴获了10多支枪支和5万发子弹。
1940年4月18日,金策再次率部突袭了上集北大沟的“开拓团”驻地,此次战斗导致30余名敌人丧命,并缴获了大量物资和伪币1500元。
同年4月底,抗联六支队副队长高继贤指挥60多名战士对瑞穗村进行再次袭击,经过一小时的白刃战,消灭了20余名敌人,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弹药。
在整个抗战期间,抗联部队频繁出击,屡次打击“开拓团”。仅在1940年4月至7月,第三路军便发动了数十次战斗,击毙116名敌人,俘虏64名。
1940年10月20日,东北抗联第二路军第二支队再次出击,袭击了密山县二道岗的日本“开拓团”。
这些战例表明,抗日联军对占领中国土地的日本移民实施了强有力的反击。对于那些对侵略者所谓“平民”伤亡表示不满的人,是否想过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历史?他们认为抗日先烈错了吗?难道我们的抗日英雄不应该举起武器、打击这些侵占我们土地的侵略者吗?
在同情侵略者之前,是否应当先对侵略军在中国犯下的暴行表示愤慨,对那些无辜百姓的死伤表示同情呢?
发布于:天津市